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详情

下一个“青年之星”是你吗?

发布时间:2021-06-30作者/来源:

为激励业绩优良、表现优秀的青年职工,营造人人创先争优的文化氛围,今年,长兴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推出“青年之星”评选活动,从专业技能、个人荣誉、科研、论文、志愿服务、锦旗表扬等多方面综合考量集团青年,评出了首批技术精英之星、科研创新之星和公益服务之星进行表彰。


技术精英之星——刘洁:我与病案编码的较量

随着DRGs工作的推进,病案管理已由传统的物理性质的管理(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向卫生信息管理方面转换(对病案中的有关资料分类加工、分析统计,对收集资料质量进行监控)。

DRGs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它以出院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为基础,综合考虑手术操作、并发症/合并症、年龄、性别、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影响,将不同的病例按照临床过程同质、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分门别类归入不同的组。病案首页数据的完整性、疾病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对病例分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是病案管理中专业知识、技术性极强的一项工作,要求编码员不仅要全面掌握病案管理专业知识,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常见病、医疗操作的知识,掌握国际疾病分类和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有关疾病分类编码规则,熟悉医学术语,通过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及时掌握分类编码的动态,摈弃只依赖计算机编码库分类编码,具备分析病案记录进行正确编码的能力。

初入病案室时的我,脱离临床工作已近10年,对疾病编码知识一无所知,面对厚厚的字典无从下手。

学习知识需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专业的学习平台,让我迈入了进步的快车道。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真正明白,有压力才有成长。科室领导对我的第一要求是学习主诊断选择原则,认真学习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中的首页填写要求后,对前月医院所有编码后的病历(月均3000份左右)进行对比分析。在反复学习和探索中,终于搞清楚了同样的主诊断为什么入不同的DRG组,甚至是不同的MDC等常见问题,病案室的编码记录员就好比是一双“鹰的眼睛”,盯着“诊疗规范”走上更宽广的道路。

成长,不下苦工是不行的。2020年11月,浙江省组织第十二期疾病分类培训班,这让我有了系统学习疾病编码知识,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的机会,那种感觉幸福得就像“小鸡掉入米缸里”。线上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回放,学习视频记笔记是那段时间最大的收获,近半个月的时间用了4本笔记本,用完7支中性笔芯。

苦心人,终不负!在湖州市病案首页编码技能竞赛中,首次参赛的刘洁顺利拿下单项一等奖。 
科研创新之星——王巧利:年轻就要醒着拼

精研技术,厚积薄发。她先后在外科、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这里的病人大多是老年人、危重病患者。每天要为危重患者进行精心的鼻饲、导尿、口腔护理等大量基础护理,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她手里干着,耳朵听着,眼睛看着,监护仪上每一次数字跳动,患者每一次病情变化,从生命体征到患者神志,从出入量平衡到引流管观察,她都会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因为抢救时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正是由于踏实的技能储备,所以获得了湖州市技术能手,湖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长兴县十佳护士等荣誉称号。

专研创新,服务于民。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刻苦好学,将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她说年轻人就要醒着拼,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自我充电,平时善于总结经验,撰写了2篇论文都发表在护理杂志上,其中一篇获得湖州市护理年度论文二等奖,长兴县护理年度论文一等奖。一切灵感均来源于临床,通过细心观察,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她摸索出提高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质量的“金点子”,申请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成功申请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她最喜欢的是苏轼的一句话:“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她说坚定做好一件事,投入百分百的专注和心力,才能不辜负青春,不辜负韶华。

公益服务之星——王俊: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捧起公益服务之星的奖杯,手中的沉甸感,让人百感交集,深觉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任重道远。

第一天开始驻村,只知道遵循一句话“急病要急、慢病要准、无病要防”。简洁明了,看着十分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无数的汗水和时间。
首当其冲的两慢病管理,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健康扫村、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才刚刚列出了252份高血压村民和51份糖尿病患者的名单。白天科室繁忙的一天过去,晚上休息?不,接着干!将现有名单资料再做数据分析统计,连续几个夜晚的战斗,初步分级结果出来了,红标患者出来了,可以开始组织、准备分级诊疗,前期需要联系病人,解释说明他们的情况并做一些准备性的基本检查,所以就有了村民们前期眼中那个中医院王医生-抽空就会在村卫生站神出鬼没。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段时间的驻村工作过去了,村民们经过围观质疑的心理过程后,开始接受王医生的健康咨询并参与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之中。其中就有一个热心村民老江,因为儿时的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出行不便。老江的血压一直控制欠佳,低钾血症,看了很多个地方都无功而返,而且曾经有脑梗病史。经过了一周期的精准下乡分级诊疗后,血压就控制在了正常范围,过了一段时间低钾血症也得到了彻底的缓解。从此他成为了我的忠实粉丝,每次到了我固定下乡的日子,老江都会骑着他的专属三轮在卫生站守候。这就有了村民们所熟知的坐三轮车入户随访的王医生。

在前期繁杂的驻村工作中,没有模板没有实践,那么“付出”就是一个关键词。付出了时间去倾听,才知道患者最需要我去做些什么;付出了精力去分析去管理,才知道我怎么去做才能有好的效果;付出了自我,多换位思考,才能知道原来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