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接上了!养活了!车祸致小臂离断,接臂成功大爷送上锦旗感谢信

发布时间:2025-04-09作者/来源:

       出院后第八天,趁着门诊换药的机会,不善言辞的潘大伯将2面锦旗1封感谢信送给了长兴县中医院创伤中心团队和骨二科医护团队。感谢他们让自己重焕新生。



       2个月前,因避让行人,骑电动车的潘大伯与重型货车迎面相撞,发生严重车祸。被120送入长兴县中医院急诊科时,他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颅脑外伤、颈椎骨折、肋骨多发骨折、胸腔积液,损毁最严重的是右臂,从肘部关节往下几乎完全离断,血管、神经、肌腱、肌肉全部断裂脱离,血肉模糊一片。

       情况紧急,创伤中心抢救流程一键启动。急诊医护团队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完善各项检查,维持生命体征。在外科总值班脑外科主任张操魁的指挥下,各专科医生迅速到位,分析病情,制定方案,与家属沟通后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抢救。


“我到现在都不敢回忆当时看到的情景,手臂的状态就跟煮熟的脱骨鸡爪差不多,虽然强烈要求保肢,说实话看伤得这么重,心里没抱多大希望。”潘大伯的女儿说,此次经历让其和家人对长兴县中医院抢救团队充满感激和敬佩,“家族中有亲人在上海的医院工作,也是骨科专家,他对整个抢救、治疗过程非常认可,从整体费用上来说,也比在上海要省不少。”

综合评估潘大伯的受伤情况,考虑头颅及胸腔受伤情况暂不危及生命,骨伤科团队沈庆峰副主任医师、徐忠龙副主任中医师、陈庆玉副主任医师在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的配合下率先为潘大伯进行断肢再植手术。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清理坏死组织和污染物,接通肱动脉、肱静脉,缝合前臂神经,修剪肌腱,覆盖引流装置……

手术过程中,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手术医生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显微缝线,游走于细微的结构,就这样一点点的寻找、桥接、缝合,直到将断裂破损的主干血管吻合恢复通血。然而,急诊断肢再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潘大伯“保肢战”的结束,术后潘大伯被送入ICU,因其仍处于失血状态,ICU医生进行一系列有效抢救措施,维持其生命体征。


经过ICU团队及其他学科团队的精心救治,5天后,病情稳定的潘大伯成功转入普通病房,前后历时近2个月,大大小小7次手术,潘大伯成功闯过了“保肢战”的血供关、感染关、植皮关等重要关卡,并最终取得保肢的胜利。这其中,全体医护团队忍着创面异味精心治疗、为输血难题费力协调等细节,都深深地打动了潘大伯及其家属。“当时就有个念头,哪怕手臂保不住,我也要谢谢他们的帮助。”


对于潘大伯这样严重创伤的病人,除了医生们精湛的技术,医院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协作和快速应急响应机制也十分关键。去年,长兴县中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高分通过创伤中心验收的中医院,危重症患者处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就潘大伯的病例而言,急诊科团队争分夺秒、妥善专业前期处置,为手术赢得时机;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ICU、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密切配合,保障手术进行与术后恢复;骨科手术团队发挥显微外科专业优势,第一时间接通血管,为断肢存活创造条件,并与病房医护团队一起努力,为后期恢复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