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长兴老张反复咯血,在心脏装了把“伞”能防中风?

发布时间:2025-06-18作者/来源:


6月10日,因服用抗凝药物后反复咯血,68岁的老张(化名)成为长兴县中医院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受益者,日前已康复出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容易眩晕、昏厥晕倒等是常见症状。

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能保证血液顺畅地流动。

当房颤出现时,心房节律被打乱后使血流变得紊乱和缓慢。

如同泥沙在河流中堆积一样,血流速度变缓后,多因素叠加下,大大增加了心房血栓的形成可能。


心脏中的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开启“全身之旅”,血栓堵在大脑血管里,就会发生卒中,堵在下肢血管里,导致下肢缺血坏死。

左心耳封堵术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

确诊房颤且卒中风险高的患者可采用此种治疗方案。

左心耳封堵术有什么用?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穿刺患者的股静脉,将导丝沿着股静脉达到心脏后精确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形似“小塞子”的封堵器,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左心耳封堵术手术风险小,恢复时间短,其安全性与其他常规导管手术类似。术后封堵器将终身封堵左心耳,无需更换。与磁共振扫描仪、金属探测器等都兼容,对生活无特殊影响。

哪些人群适用该项技术?

该手术主要适用于长期心房颤动且发生血栓栓塞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服用抗凝药物存在禁忌症(反复出血、过敏),难以耐受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

2.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或患者自身不愿长期抗凝 药物治疗,如经常旅行和运动的患者,认知能力差的患者(包括容易忘记服药或服药过量的患者);

3.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

4.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

5. 充分抗凝后仍发生卒中,排除脑血管狭窄相关卒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