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之光 照亮医学之路
以人文之光 照亮医学之路
----《基于“医者仁心”的医学人文教育——探索叙事医学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组织开展医学实习生、见习生
医学人文专题培训
为帮助医学实习生、见习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医学人文素养,长兴县中医院科教部组织开展医学实习生、见习生医学人文专题岗前培训,为初涉医学领域的学员们筑牢人文根基。7月26日清晨,培训在庄重的岗前培训开幕式中拉开帷幕。简短而不失仪式感的开场,让实习生、见习生们明晰此次培训对于职业启航的重要意义,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开幕式结束后,培训课程正式开启。医务科王燕山科长首先带来的《医患沟通培训》,成为第一堂“实战课”。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患者就医时的双重需求,包括患者的实际需要“事”或“病”的需要,患者的人性化需要“人”或“情”的需要,他结合大量临床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医患沟通中的常见痛点与难点,以及医患沟通的三个技巧,从如何倾听患者诉求、清晰表达医疗方案,到化解潜在的沟通矛盾,全方位传授沟通技巧。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这些实用知识将助力他们在未来临床工作中搭建起与患者信任的桥梁。
随后,院办刘学委员以“让人文照亮医学”为题,带来一场人文精神的“洗礼”。她从医学的本质出发,医者,大道也。何谓大道?医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医学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环境等密切相关。真正的医者,历来强调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怀人的心灵、守护人的健康,把救死扶伤、道济天下作为最重要的医德。医生应该是灵魂高贵的人,有恻隐之心,有悲悯情怀,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精神高贵的人来对待病人,对待自己。人文关怀是医学不可或缺的灵魂,刘委员分享诸多因人文照护而让医疗更有温度的经典故事,引导学员理解医学不只是技术的施展,更是人文精神的传递,鼓励大家在职业生涯中始终怀揣人文初心。
接着,纪检监察室的沈国强主任带来的医德医风培训,聚焦职业操守与道德准则。他围绕“大医精诚”理念,解读医德规范的内涵,剖析医疗行业中坚守医德与违背医德的不同案例,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疗工作的基石,关乎患者权益、行业形象与社会信任,督促大家扣好职业第一粒“道德扣子”。医务人员的一切行为和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苦乐,也关系到治疗的最后结果与预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医德医风事关民生问题,医风事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医德医风是医德规范,医德医风是行业纪律。
科研办董艳老师带来两场精彩的叙事医学课程。叙事医学的诞生,源自一个临床医生丽塔·卡蓉(Rita Charon)的精神发育与职业彻悟。丽塔·卡蓉呼吁医生与患者共同开创一种新的医学形态:叙事医学,从而开辟一条通过叙事抵达医学认知的新路径。董老师建议医学生可以通过苦难或者死亡文学的阅读,实现文学共情向临床共情的递进;通过阅读名医传记,从前辈的故事中获取精神力量和道德召唤;通过观看医疗剧,共同探讨剧中的医学伦理和哲学思辨。而“平行病历”则是叙事医学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实践的关键工具,其本质是通过“故事化记录”让医生超越冰冷的医学数据,看见患者作为“人”的完整生命体验。
紧接着,对于《基于‘医者仁心’的医学人文教育——探索叙事医学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董老师分享了申报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教学背景,并对该项目现状分析及项目意义、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施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一一进行分享;同时就如何结合呼吸科临床实践的特点将叙事医学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如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引领医学生关于叙事医学的学习、如何构建与教学设计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与学员进行探讨,为学员们打开医学人文实践的新视角。
此次医学人文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务实,涵盖医患沟通、人文精神、医德医风、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及制度规范等多维度。长兴县中医院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前端,助力实习生、见习生塑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操守”的医学职业品格。相信这些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将带着培训所学,在临床实践中以人文之光照亮医学之路,为守护健康、传递医疗温度贡献力量,也为医院医学人文建设注入新生动力。